Frame Builder是Triforma提供的一个创建参数化构件的建模工具,能够胜任各种构件特别是构件的细节部位的模型创建,而且能够与Triforma的dataset配合,完成对构件材质的赋与。
主要包括3个技术点**1. ****什么是“先设置,后创建”原则** **2. ****什么是设置文件保存** **3. ****飘窗创建实例** **什么是“先设置,后创建”原则**Frame Builder创建构件的建模过程,实际上是执行每一行的语句行。选中FB左边不同的选项,就可以在右边的相应的窗口中输入参数,然后点击Build Command,就可以自动生成一条对应的语句命令行。正是很多这样的语句命令行组合在一起,完成了整个构件模型的建立。 在FB左边的选项中,主要分为两类:带“add”的选项和带“set”的选项。带“add”的选项主要能完成模型体素的建立,是“创建”的操作;带“set”的选项主要是进行设置。这里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先设置,再创建”。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希望用FB放置一个基本的窗框,需要先对窗框框条的断面进行“set”:1. 选中“Set Section”,在右边下拉菜单选中“Window Fixed Frame”。(此处的选项有很多,都是针对门窗构件的不同部位,如门框,门扇框条,隔条,推拉窗框等的尺寸设置,具体意义见下图:)
2. 选中“Window Fixed Frame”后, 在下面的thickness和offset可以设置窗框的厚尺寸70和40,然后点击Build Command,生成语句行:
3. 选中Dimensions, 此处可以设置最多9个frame的尺寸。(注意:一个bxf文件中最多可以添加9个frame,每个frame按顺序获得在dimensions中设置的宽度和高度。如第三个被放置的frame就会取得在dimensions编号为3的尺寸组合。多个frame多用于门联窗,推拉窗等类型构件的创建。)设置编号1的frame尺寸为1200x1500,因为待会将会放置第一个frame。 此处不需要点击build command,此设置也不需要生成命令行
4. 选择第一项“setting”,勾选“origin”
5. 选择add frame,右边缺省设置不变,点击build command,生成命令行,并点击update,可以在最右边窗口得到窗框图形。绿色原点就是origin XYZ :0,0,0
6. 此时我们已经放置了一个最基本窗框,如果发现窗框尺寸或者框条尺寸不合适,需要调整,如果直接选择set section,将thickness和offset改为100x60,build command,update,你会发现右侧图形不会有任何改变。
因为生成的第三行有关于重新调整设置的命令行,排在第二行创建frame的命令之后,按照执行顺序,命令行1先对窗框框条尺寸进行设置,命令行2按照命令行1的设置创建了窗框,命令行3进行的是重新设置,但它不能影响之前的命令行2的执行结果,但是如果在第4行命令中再放置第二个窗框,这第二个窗框就会按照第3命令行的设置进行创建。这就是我们说的“先设置,后创建”的原则。7. 再回到对第一个窗框的修改上来,此时我们可以点击已经生成的第3行命令,在上端命令行点击右键,对此命令行进行剪切,
8 然后再选中第2行命令,左键单击“+”符号,在第2行命令钱插入一行新命令,
9 选中新的第2行命令,在顶部空白的命令行作“粘贴”操作,将刚才的重新设置的命令复制过来。此时虽然第2行的100x60的设置会取代掉第1行的70x40的设置。
10 点击update,得到调整后的窗框。
11 第1行语句已经没有效果了,此时我们可以选中命令行1,点击“-”符号,将此行命名删除。
可以继续修改窗框中标示第1个frame的数字“1”的颜色。步骤如下:1.添加新命令行
2. set symbology,右边下拉箭头中选择ID,color改为红色
3 点击build command,update,得到ID号改为红色的窗框。
再此强调“先设置,后创建”原则,任何属性的设置,修改和调整,其相应的命令行必须出现在创建该属性所属构件的命令行之前。**什么是设置文件保存**继续刚才的操作,因为我们已经进行了窗框的设置和创建,此时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是可以将现在所有的参数状态进行保存,得到一个可以随时调用的设置文件。点击setting-save as
在弹出的对话框底部列出的是保存设置文件的xml格式的文件列表,你可以选择将刚才的所有设置以一个名称保存在任何一个已经列出的xml文件中,或者点击new创建一个新的xml用来保存这套设置。
此时可以创建一个新的frame文件,然后从setting-load,将“窗框原型”载如入,虽然不存在任何的命令行,仍然可以在setting项目下面看到此时的setting是“窗框原型”,
同时在set section或者set symbology等设置的项目下,查看到之前已经被保存的设置此时已经生效了。
此时可以在已经载入的设置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创建的命令行生辰,当然也可以继续用过命令行对参数进行重新调整。**飘窗创建实例**启动BA或Triforma后,用户选“triforma”,项目选“ArchProjectTemplateUniclassGB”,实例中采用的part是该项目dataset自带的定义,如果愿意也可以自己定制part,对构件进行相应的材质赋予。1.创建新的frame文件,命名“飘窗实例”,并载入系统自带的设置文件“PLC_70”
2.设置原点坐标
3.对窗框的框条,窗格和窗扇进行part的设置,使part所带的材质被赋予到不同部件上。
4.对框条的厚度宽度等尺寸进行设置
5.设置frame的尺寸
6.创建窗框,并update
7.对编号1的frame进行分隔,W1是FB内部默认的缺省变量,代表的是frame 1的宽度。
8.继续对编号11的框格进行分隔
9.对编号12的框格进行分隔
10.对编号122的框格添加窗扇
11 对窗框添加底部的窗台板,赋予的是part-Leaf Dummy 2,这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part。X,Y,Z分别是窗台板起点的坐标,width,thickness,height是窗台板的尺寸
11.继续添加窗台顶板,H1是FB内部默认的缺省变量,代表的是frame 1的高度。
12.添加飘窗室内一侧的支柱框条
13 继续添加支柱框条
13.添加右侧水平支撑框条
14.添加左侧水平支撑框条
15.添加左侧玻璃格
16.添加右侧玻璃格
17. file-save as将命令行保存成bxf文件。
注意如果是窗构件,保存位置为windows的路径,如果是门构件,保存位置应为doors路径,其余构件类同。在triforma的dataset中有对应不同构件的缺省路径。18.由triforma的DataGroup System工具条,Edit Catalog Types or Catalog Items工具
在Window类型下新建catalog item,命名为“飘窗”,在右边的parametric file栏value中写上要关联的bxf文件名:飘窗实例
经过这样将bxf文件与window的datagroup system关联,就可以在BA的放置window的工具中调用刚创建的飘窗了。